数据是个宝
数据宝
投资少烦恼
生态环保产业是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
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将聚焦工业领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要求,强化创新驱动,突破环保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工艺以及配套零部件、材料、药剂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加强先进适用环保装备在冶金、化工、建材、轻工、纺织、电镀等重点领域的推广应用,不断提升环保装备标准化、成套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通知》要求被推荐企业近三年无违法违规记录、未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被推荐技术装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产权明晰,符合相关产品质量标准、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技术规范要求,应用后污染物控制优于国家污染排放相关标准要求,或优于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特别排放限值等相关要求。
此外,针对新污染物的管控问题,生态环境部出台新举措。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评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今后石化、涂料、纺织印染、橡胶、农药、医药等重点行业的建设项目,如果涉及《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中明确的14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以及《斯德哥尔摩公约》附件中的化学物质,将需要开展新污染物评价。其中凡是涉及禁止生产、加工使用的新污染物建设项目,将面临“一票否决”,不予审批。
新污染物指的是排放到环境中的,具有生物毒性、持久性、累积性等特征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目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主要包括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相对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等常规污染物,新污染物仍在不断增加,现有管理措施不足。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意见》的发布相当于给我国新污染物的环评管理划出了精准的靶向区。
生态环保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2万亿元
近日,在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暨第七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一批环保产业在AI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低碳转型与“双碳”目标、绿色生态创新实践等方面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被集中展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曲久辉介绍,目前,我国生态环保产业已形成覆盖水、大气、固废、土壤、环境监测、生态修复等重点领域的工程、技术、装备与服务体系,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2万亿元。同时,生态环保产业逐步从传统的末端治理模式向全链条全过程减污降碳和清洁生产深度延伸,产业体系持续优化升级。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刘振民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环保产业是绿色转型的核心引擎,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性支柱。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为此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要推动环保产业聚焦关键领域的攻关,加快突破氢能、储能、碳捕集等前沿技术,推动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
多只环保股大幅回撤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4月15日收盘,环保股合计A股市值7463.4亿元。逾七成环保股市值不足50亿元,其中力源科技、卓锦股份市值低于10亿元。
二级市场表现方面,今年以来环保股平均上涨4.01%,跑赢同期上证指数6.5个百分点以上。京源环保、恒合股份、中航泰达、上海洗霸、万德斯等9股今年累计涨幅超50%。军信股份、惠城环保、大地海洋、中航泰达、艾布鲁5股于年内创下历史新高。
多只小市值公司股价回撤明显。据数据宝统计,以4月15日收盘价与2024年以来高点相比,56只环保股回撤幅度超30%,科净源、新动力、神雾节能、仕净科技、金圆股份等10股回撤幅度在50%以上。
科净源回撤幅度最大,达到65.97%,最新A股市值为11.79亿元,公司预计2024年净利润亏损0.99亿元至1.41亿元。报告期内,受市场环境竞争影响,以及市场供需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水环境投资节奏放缓。一方面,存量项目进度款项拨付周期延长,公司已获取订单未能按照原定实施计划推进,回款速度放缓;另一方面,行业订单释放速度降低,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公司年度经营业绩有所下滑。
整体业绩数据方面来看,数据宝统计,根据年报、业绩快报、预告净利润下限(无下限取公告数值),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含扭亏为盈)的环保股32只,占已披露业绩数据公司数量的比例不到四成。津膜科技、聚光科技、德创环保、金圆股份、力源科技净利润扭亏为盈。
首创环保、赛恩斯、龙净环保、创元科技、大地海洋等环保股在上一年盈利的基础上,2024年净利润增速超过50%。
首创环保2024年实现净利润35.28亿元,同比增长119.14%。报告期内,公司转让子公司ECO Industrial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te Ltd的 100%股权,获得投资收益约17.8亿元。此外,公司新建项目陆续投入运营,存量项目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城镇水务运营及固废运营等各业务板块持续增长。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编:周莎
校对:吕久彪
数据宝